

編者按:
2010年,乘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東風,中部大省河南引入富士康這只“金鳳”落棲。2013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和航空偏向性產業在區內漸成規模。十年來,隨著富士康及其配套產業的發軔,航空港實驗區電子信息產業沿著“1+1+N”的發展思路,搭平臺、強招商、延鏈條、重落地,由最初的一棵“蘋果樹”漸成“蘋果園”,到如今已是“百果飄香”。
作為航空港實驗區開發、建設、運營的主力軍和先鋒隊,興港投資集團深入研析區域發展重大機遇,深耕核心產業培育,通過產業園“筑巢”,金融“引鳳”,以興港融創基金為抓手,充分發揮引導優勢,為航空港實驗區引入鄭州合晶、華銳光電、楚天龍等重磅項目,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近期,興港投資集團官方微信推出“產業興港”系列報道,本期推出:破冰起航 強鏈補鏈 這里構筑新型顯示產業高地。
項目介紹:
河南省華銳光電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光電”)是河南省首個液晶顯示器件生產企業,開啟了我省面板產業的破冰之旅。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冊資本金12億,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國有控股企業。該項目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南部高端制造業集聚區,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總建筑面積為34.24萬平方米,目前部分產品已量產銷售。公司引進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具有“量產快、適用廣、投資小、風險低、市場大”的特點。項目產品定位于移動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及車載等領域。未來,依托華銳光電項目,航空港實驗區將形成包含偏光片、背光源、液晶材料等上下游、產值超百億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
首家面板企業落地港區 改變河南“缺芯少屏”局面
小興:華銳光電項目是怎樣落地到航空港實驗區的?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王子寅:華銳光電是2017年作為河南省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落地港區的。在此之前,我省憑借富士康等大型集團及其供應鏈體系的進駐取得了電子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但芯片、面板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還是空白,可以說,華銳光電的落地投產,填補了河南在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的空白,徹底改變了河南“缺芯少屏”的局面。
平板顯示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產業,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要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2019年,工信部等三部門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推動產業鏈核心環節向中高端邁進,建立完善產業生態體系。一系列計劃文件,為芯片及顯示面板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由于液晶面板項目投資規模較大,項目周邊會建設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對地方經濟拉動較大,地方政府對液晶面板項目一般會給予較大支持,如資本金出資、優惠地價、運營期補貼、稅收減免等。為了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集聚發展,河南省政府也于2018年出臺了《河南省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豫政辦〔2018〕85號),努力打造包括液晶顯示面板在內的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力爭盡快形成新的產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
小興:華銳光電的落地投產,會對航空港實驗區、對河南省的產業結構升級帶來什么影響?
王子寅:光電顯示產業屬于泛半導體顯示領域,半導體被譽為國內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過去十年,我國液晶面板制造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完成專利布局,發展勢頭迅猛。隨著海外產能的逐步退出,下游需求端的上升,面板行業的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并帶動價格的上漲,我國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和下上游設備材料國產化率都將明顯提升,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將超過70%。
多年來河南一直把電子信息作為一號產業來抓,并在鄭州航空港區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產業生態,但基礎的組裝加工技術含量較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利潤更高,要想在區域內形成上下游協同的產業生態,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成立自己的顯示面板企業是重要一環。同時,面板制造處于整個面板產業鏈的中游,產業的上游主要為材料以及各類制造設備,如背光模組、偏光片、靶材、膜材料、有機自發光材料等,下游則是終端應用,包括電視、手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車載顯示等通用領域。相比于產業鏈的上游以及下游,面板制造環節作為整個顯示行業的中游,具有較強的產業集聚作用。以華銳光電為基礎和龍頭,我們一方面可以帶動玻璃基板、靶材、偏光片、驅動IC、控制IC等上游產業在鄭州航空港區集聚;另一方面可以拉動下游終端產品制造商在周圍聚集,為富士康及其他智能終端企業提供面板產品,從而形成互補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這個產業集群的形成,對河南產業結構升級以及航空港實驗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華銳光電面板生產線
產業基金輸血賦能 服務實體制造落地生根
小興:華銳光電落地至今,建設和投產運營的過程是否順利?
王子寅:光電顯示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產品的更新迭代非???,所以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省市政府、實驗區管委會以及各股東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指導下,在全體華銳人以及總包、分包等建設合作單位共同努力下,華銳光電項目自2019年2月開工,歷時208天實現主廠房封頂;2020年開始生產線設備的運輸、安裝和調試,歷時2個多月完成STK(智能倉儲)設備、工藝設備搬入;2020年12月31日,項目順利點亮,從主設備搬入到產品點亮僅用時120余天,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光電速度,港區速度”。
這中間也經歷了很多曲折。2020年初,項目正值產線設備的進口運輸、安裝調試關鍵期,亟需外籍工程師的輔助。受疫情影響,中、韓之間正常往來的航班大幅減少,且簽證流程繁瑣,在省市區各級主管部門、疫情防控部門支持下,經與航空公司多次協調對接,最終促成了首批63位韓籍工程師包機來華事宜,這也是疫情期間河南省規模最大的入境團隊,解了項目進一步推進的燃眉之急,也充分體現了省市區對我們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小興:我們了解到,華銳光電是興港投資集團通過產業引導基金引入的重點項目之一,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王子寅:華銳光電是河南省首個液晶顯示器件生產企業,開啟了河南面板產業的破冰之旅。作為興港投資集團下屬骨干企業,它是由河南省現代服務業產業投資基金、鄭州國控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河南興港融創創業投資發展基金(有限合伙)聯合北京合眾九州、四川華景光電、河南樂景等民營資本共同注冊成立。國有股份占比76%、民營股份占比24%的股權結構,充分融合了各方隊伍所長,為華銳光電提供了充裕的發展資金、靈活的體制機制,也為企業充分參與市場化競爭提供了動力。
初期項目建設及運營資金使用量大,為助推項目早日建成、順利投產,興港投資集團通過內部資金池、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提供信用支持等多元化形式,為華銳光電提供資金支持,滿足了企業大部分的資金支付需求。
混合所有制的運作機制,也讓我們快速聚集了一批行業成熟人才,在點亮投產后迅速導入市場,為企業的后續生產經營提供了持續保障。技術密集型企業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項目建設初期人才緊缺,華銳光電充分挖掘行業內稀缺人才,引進在行業內浸潤二、三十年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圍繞工藝、研發、品質、營銷等關鍵崗位,快速搭架構、組團隊、建流程,全力滿足廠房建設、設備安裝調試、產品點亮及后續市場拓展各項需求??梢哉f,華銳光電的產品能夠迅速導入市場,產能和良率能在短期內得到提升,也是得益于此。截至目前,華銳光電人才隊伍建設已初具成效,在職員工超過1300人。
工作人員調試生產設備
自主創新延鏈補鏈 打造百億面板產業集群
小興:截至目前,華銳光電在產品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下半年還有哪些布局?
王子寅:當前階段,華銳光電的主要任務是產能爬坡和良率提升,逐步獲得客戶的認可。截至2021年8月,公司已開發10余支液晶面板產品,其中,應用于功能機的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液晶面板已在今年一季度量產,應用于智能機、平板、筆電、工控等產品的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產品和in-Cell(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產品也于近期陸續量產。此外,上半年開發的2支模組產品也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上半年,華銳光電著力拓展現有消費類及手機應用產品客戶,已與多家ODM(原始設計制造商)行業頭部企業以及手機品牌客戶達成合作,向客戶提供不同尺寸的平板顯示面板和智能手機顯示模組,還有河南本土的下游廠商主動找到我們談合作。預計不久的將來,華銳光電生產的顯示屏就會出現在國內知名品牌的手機上。
目前,公司上下正集中力量,力爭年底實現一期面板產線滿產滿銷。下半年的具體工作還是圍繞設備復線和產品產能、良率的提升,練好內功,開發出更多市場需要的產品;第二是面向市場,與品牌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把產品推向市場,逐步在市場上形成華銳品牌,打響我們的知名度。
經過多重工序制成的液晶面板
小興:今年6月,華銳光電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河南省華銳智能光顯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定位和業務有何區別?
王子寅:簡單來說,華銳光電的產品是顯示面板,華銳光顯的產品則是模組。模組是在顯示屏的基礎上裝上偏光片、驅動IC以及背光源之后形成的一個顯示組件,處于面板制造產業鏈的下游。它與單純的顯示屏相比,產值更高,距離終端客戶的應用場景更近。
華銳光電的產品目前以中小尺寸為主,市場需求量大,產品成本較低,種類豐富且具有多樣性,在生產和制程上較為靈活,量產周期短,先期落地能夠快速占領市場。華銳光顯的設立是為了投建全產業鏈整合的高端智能手機模組、工控和車載等模組產品,是華銳光電產業鏈的自然延伸。未來不但可以借助已經形成生產能力的液晶面板項目,延鏈補鏈,引領光電顯示終端產業多元化發展,還能有力放大華銳光電的產值規模,實現全產業鏈資源整合、協同發展,加快航空港實驗區光電顯示產業集群的構建步伐,全面提升實驗區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
小興:未來三到五年,華銳光電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王子寅:未來三到五年,華銳光電會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同時眼睛也往更遠的地方去展望。最近兩年,我們核心的工作是完成整個設備復線和產能良率提升,使基本面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在工控、車載、醫療等商用顯示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未來三到五年,通過有意識地產品結構調整,逐步增大在工控、醫療、車載顯示領域的產品占比,提升至30%-40%,這類產品毛利率更高,終端應用更為廣泛,如果能順利進入這一領域,華銳光電的產品結構將更為合理,利潤率會更高,發展步伐也會更穩健。
依托成熟的TFT-LCD產業技術和過硬的研發團隊,華銳光電還將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進程,實現Mini LED(毫米發光二極管)、Micro LED(微米發光二極管)等新型顯示技術的突破。同時,積極發揮“領頭雁”示范作用,引進背光源、導光板、偏光片、電子材料等產業鏈相關企業落戶實驗區,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豐富航空港實驗區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業態,打造超百億的產值的產業集群,構筑新型顯示產業高地。